D1 專業團隊
新北市政府、捷運局、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D2 問題敘述
2024 年 4 月 3 日上午 7 點 58 分,台灣花蓮縣壽豐鄉發生地震。震央位置的具體坐標為北緯 23.77 度、東經 121.67 度。此次地震的震級為芮氏規模 7.2,震源深度為 22.5 公里。震央附近的地區受到嚴重影響,多處建築或是設施受損甚至倒塌,是繼 1999 年 921 大地震之後最規模最大的地震。
地震發生後,新北市的捷運環狀線也出現了顯著的結構損壞,特別是在板橋到中和的路段,多處鋼箱梁位移,外觀看去可以看到軌道完全錯位,嚴重影響了捷運的正常運行。捷運局的專業團隊發現問題,立即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對受損的鋼箱梁進行了詳細的巡檢和評估。
隨後,新北市政府委託了第三方公正鑑定機構 ——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檢查。專家在檢查中發現了9跨鋼箱梁*有位移問題,並確認了受損的具體情況,包括多處鋼箱梁的位移量達到
3.5 至 92 公分,總計有 139 項設施受到損壞,包括軌道、支撐結構及其他相關設施。
9 跨鋼箱梁:是指一共有 9 個跨距的鋼箱梁結構。一個跨距是指梁的跨度,即梁之間的距離,通常用於支撐上部結構(如軌道和列車)的重量。每一跨鋼箱梁都是一段連接兩個支撐點的結構,
D3 防堵措施
捷運的專業團隊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馬上進行包括停駛等等防堵措施。
3-1 全線停駛
地震發生後,捷運系統立即全線停駛,並進行緊急檢查,以確保所有列車和設施的安全。
3-2 疏散乘客
在地震後,捷運公司迅速疏散在列車上的乘客,確保他們安全離開。據報導,共有 1,380 名乘客被安全疏散。
3-3 巡查與檢查
新北捷運局與新北捷運公司聯合進行了全面的巡查,確認各個路段的安全狀況,特別是對於受影響的區域進行重點檢查。
3-4 啟動接駁巴士服務
由於環狀線全線停駛,捷運局啟動了免費接駁巴士服務,並增加了班次,以減少對通勤民眾的影響。
3-5 加強防墜措施
針對受損的鋼箱梁,捷運局立即加強了防墜裝置,以防止在後續的餘震中發生進一步的損壞或事故。
3-6 分階段恢復運營
捷運局計劃分階段恢復運營,首先恢復部分路段的運行,並在確認安全後逐步擴大運營範圍。
D4 根因分析 – 第三方鑑定報告
2025 年 1 月 3 日,新北市政府公布了第三方公正單位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的鑑定報告,結果顯示是「人為因素」導致此次新北環狀線受損:
未按核定施工圖施工
根據第三方鑑定報告,當初的施工單位中華工程未依照核定的施工圖進行施工,這是導致鋼箱梁支承失效和大梁錯位的主要原因。具體來說,盤式支承的插銷厚度約
40mm,調坡板應該只铣孔 5mm 的深度與插銷結合。但實際施工中調坡板的銑孔深度達到
41mm,铣穿後的贅餘空間超過插銷尺寸,讓插銷在地震作用下跳脫,導致支承失效。
支承抗剪能力喪失
當支承上、下盤交界面失去了抗剪能力,這在地震時導致了支承的失效,進而引發了鋼箱梁的錯位。
施工品質不符合標準
中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未能確保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這違反了對於公共安全的基本要求。專家指出,調坡板的銑孔深度不應超過設計規範,這種不符合標準的施工方式直接影響了結構的耐震能力。
D5 矯正措施
5-1 求償行動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將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向中華工程提告,求償金額合計新台幣19.27億元,這包括修復工程費用、營運損失及接駁費用等。
備註:中華工程對於鑑定報告表示遺憾,並重申公司始終重視施工品質與公共安全。他們表示將尊重第三方的專業見解,並會詳細檢視報告內容,釐清責任歸屬,並依法律途徑與雙北市政府進行溝通。
5-2 修復受損的地方
環狀線的修復工程經過
253 天的努力,於2024年12月12日全線恢復通車。在修復過程中,為了提升結構的安全性和耐震能力,修復單位採用了幾項新技術和措施:
5-2-1 盤式支承升級
修復方案中計劃更換現有的盤式支承,並將其耐震度從原本的
6 級提升至更高的標準。這一改進旨在增強整體結構在地震中的穩定性,減少未來可能的損壞。
5-2-2 防落橋及抗拉拔裝置
在修復過程中,增設了防落橋和抗拉拔裝置等止震設施,這些裝置能有效防止在強震中發生的結構失效,進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
5-2-3 精密檢測技術
使用了精密儀器對鋼箱梁、柱子及盤式支承進行檢測,這些技術能夠提供更準確的結構狀況評估,確保修復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2-4 結構模型電腦模擬
在鑑定過程中,專家們建立了結構模型並進行電腦模擬,以驗證設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這種方法有助於預測在地震作用下的結構行為,並為修復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D7 預防措施
7-1 結構檢查與強化
修復過程中,對受損的鋼箱梁和盤式支承進行了全面檢查,並進行了必要的強化措施。特別是盤式支承的強度增強了66%,並增設了防落橋和抗拉拔裝置,以提高整體結構的抗震能力。
7-2 全面更新設施
在修復過程中,除了鋼箱梁的復位,還更換了
1,438 片軌道基鈑,復原了
1,050 公尺的軌道,並更新了供電、通訊、號誌等系統的相關設施。這些更新旨在確保未來的運行安全和效率。
結論
今天偶然間看到了報告結果出來的新聞,稍微對過去幾個月的資料收集後,發現這是一個很棒的品質事件。有很清楚的原因、防堵措施、根因分析與矯正措施,以及預防措施。希望這次的整理,不只能讓你對於這次新北環狀線的事件有更清楚的脈絡,也能藉此對於品質問題發生後,應對小組對應的脈絡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延伸閱讀:
【靠品質創造收入吧!】— 品質管理如何成為企業利潤推手,從減少浪費到創造收入的 6 個方法
【精實生產的3M】— 有效降低浪費:了解Muda、Muri和Mura在豐田生產系統中的意義,以及生活上如何輕鬆使用
【精實生產】的自働化品質控制的要角
— 安燈系統(Andon),從製造業到餐飲業,都可以有效提升效率
【品質事件討論】— 用一條USB線就可以偷走你的車?KIA和Hyundai 在美國大量失竊的事件
【品質事件討論】— 丸龜製麵新上市的限時產品「搖搖烏龍麵」裡面有活跳跳的青蛙!是誰放牠進去的?
【品質事件討論】- 2018年F1 澳洲大獎賽的HAAS螺絲亂牙事件
【品質事件討論】福斯集團環境報告造假事件 - 毀滅性的品質事件,對企業是福還是禍?
【品質事件討論】— 深海挖礦(Deep Sea Mining)的不可逆風險|我們應該要盲目追求營利,而肆虐海洋嗎?
【品質事件討論】— 當大家都在關注碳權交易所,身為市民的我們可以同步做什麼?
【品質事件討論】— 蘋菓西打 5年內發生兩次毀滅級的品質異常,我們以後還喝的到它嗎?
【品質事件討論】—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系統失效,導致日本全境工廠停擺,原因是磁碟容量不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