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出現一則新聞,台北市的高級自助餐廳「饗饗」發生了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涉及多名顧客的健康問題。事件前後經過如下:
事件經過 — 8D報告的 D3 + D4
1 月 5 日:有多位民眾因為餐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在就醫過程中,發現這些顧客都是在饗饗的微風信義店用餐後,才開始發病。
1 月 6 日:台北市衛生局接獲醫院通報,確認至少有
9 人因用餐後出現不適症狀而就醫。衛生局依據《疑似食品中毒通報調查採樣標準作業流程》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1 條的規定,要求該餐廳立即停業,並啟動調查程序。
1 月 7 日:隨著就醫人數的增加,衛生局再次接獲通報,累計就醫人數達到
19 人。衛生局對餐廳進行稽查,發現冰箱內食材未被覆蓋及部分牆面不潔等衛生問題,並要求業者在
1 月 10 日前改善。然而儘管已經被勒令停業,饗饗仍在當天晚上繼續營業,這導致衛生局決定對餐廳開罰
300 萬元。
1 月 8 日:事件持續擴大,醫院通報的就醫人數增至
32 人。衛生局駁回了饗饗的復業申請,並表示將進一步調查事件的原因。
目前狀況
— 截至
2025 年 1 月9 日
受影響的顧客達到 39 人,普遍報告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這些症狀通常與食物中毒有關,可能導致脫水和其他健康問題。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由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引起,病原體常見於生食海鮮。目前,衛生局已經採樣環境和人體檢體,檢驗結果預計在
1 至 2 週內出爐,若確認為食品中毒,將依據相關法律對餐廳進行處罰。
後續措施— 8D報告的 D3 + D5
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衛生局鼓勵民眾在發現疑似食品中毒時,立即通報相關機構,並確保醫療機構能迅速將病例通報衛生局,以便及時介入調查。擴大稽查範圍
衛生局擴大稽核範圍,對饗饗的母公司饗賓集團旗下自助餐飲店稽查5家(包括旭集、饗 a joy,饗食天堂等品牌),查核食品業者登錄、產品責任險、保存來源文件、技術證照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發現有部分餐廳冰箱結霜、濾網、風扇、牆面等等環境衛生不符合標準,要求於1月11日前改正完畢。期屆複查如不符規定,將依違反食安法第8條及第44條處6萬到2億元罰鍰。。提升食品安全教育
衛生局要求餐廳的從業人員需要參加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的教育訓練,這包括如何正確處理食材、避免交叉污染及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業者需完成至少4小時的相關訓練,並在復業前向衛生局提交證明。
餐廳可以如何預防食物中毒(資料補充)—
8D報告的
D7
維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 清潔與消毒:定期清潔和消毒廚房、用具及設備,特別是與食物直接接觸的表面。使用適當的清潔劑和消毒劑,確保所有器具在使用前後都經過徹底清洗。
· 防止蟲害:定期檢查餐廳環境,封堵可能的蟲害進入點,並採取措施防治昆蟲老鼠,以避免它們接觸食品。
食材的安全處理
· 生熟分開:在處理食材時,生食和熟食應該要使用不同的器具和砧板,以避免交叉污染。生肉、海鮮和蔬菜應分開儲存和處理。
· 選擇安全的食材:確保所有食材來源可靠,避免使用來路不明或過期的食材,並定期檢查食材的新鮮度。
· 生食擺放時間:生食在室溫下的擺放時間不應超過 2 小時。如果室溫高於 32°C,則建議不超過1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就可能因為食物大量滋生細菌病毒,導致食物中毒。
控制烹調和儲存溫度 — 避開 7°C 到 60°C之間的「危險溫度帶」
· 冷藏與冷凍:易腐敗的食物應儘快放入冰箱,冷藏溫度應低於7°C,冷凍溫度應低於 -18°C。
· 適當加熱:所有食物應加熱到至少
70°C,以確保殺死大部分病原體。有必要的話,就使用食品溫度計來確認食物的內部溫度。
員工的衛生教育
· 手部衛生:所有員工在處理食物前後必須徹底洗手,尤其是在使用廁所後。若手部有傷口,應包紮好並避免直接接觸食物。
· 持續培訓:定期對員工進行食品安全和衛生管理的培訓,確保他們了解如何正確處理食物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監控與檢查
· 定期檢查:餐廳應定期進行自我檢查,確保所有衛生標準得到遵守,並及時修正任何不符合的地方。
· 應急計劃:制定應急計劃以應對可能的食物中毒事件,包括如何快速通報和處理問題,以減少對顧客的影響。
後記 — 看到新聞後的心得
因為自己很喜歡餐飲業,每次看到有食物中毒其實都會有點心疼。餐廳好比如一間工廠,會因為需要的食材和合作的供應商購買。但餐廳與工廠不同的是,工廠可以對於來料進行量化的檢驗,確認功能、確認尺寸,餐廳卻只能看外觀有無瑕疵、從外觀確認是否新鮮。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真的是一門學問,但也許餐廳是可以更小心的預防。
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得知餐飲業的食物中毒主要來源於食物受到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的污染,既然資料都看到了,也放在這邊給更多人知道。
· 生肉和家禽:這些食物常常攜帶病原體,如沙門氏菌(Salmonella)和大腸桿菌(E. coli)。
· 海鮮:生食或未煮熟的海鮮可能含有弧菌(Vibrio)或是諾羅病毒(Norovirus)。
· 乳製品: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可能含有李斯特菌(Listeria)。
· 生蔬果:如果未清洗乾淨,可能會受到土壤或水源中的病原體污染。
· 加工食品:如沙拉、三明治等,若在製作過程中受到污染,也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主要細菌和病毒
· 沙門氏菌(Salmonella)
o
來源:常見於生肉、家禽、蛋類。
o
症狀:腹瀉、發燒、腹痛、噁心和嘔吐,通常在食用後12至24小時內出現。
· 大腸桿菌(E. coli)
o
來源:生肉、未經處理的水源、未洗淨的蔬果。
o
症狀:腹痛、腹瀉(可能帶血)、嘔吐,通常在食用後3至4天內出現。
·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o
來源: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加工肉類。
o
症狀:流感樣症狀、肌肉疼痛、發燒,對孕婦和免疫系統弱的人特別危險。
· 諾羅病毒(Norovirus)
o
來源: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尤其是生食的貝類。
o
症狀:劇烈嘔吐、腹瀉、腹痛、發燒,通常在食用後24至48小時內出現。
· 弧菌(Vibrio)
o
來源:生或未煮熟的海鮮,特別是貝類。
o
症狀:腹瀉、腹痛、噁心、嘔吐,通常在食用後12至24小時內出現。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o
來源:人類皮膚、鼻腔,常見於手工製作的食物,如沙拉和三明治。
症狀:噁心、嘔吐、腹痛,通常在食用後幾小時內出現。
延伸閱讀:
【品質事件討論】 - 2024花蓮地震後的捷運新北環狀線,鋼箱梁位移品質異常事件
【品質事件討論】— 深海挖礦(Deep Sea Mining)的不可逆風險|我們應該要盲目追求營利,而肆虐海洋嗎?
【品質事件討論】— 當大家都在關注碳權交易所,身為市民的我們可以同步做什麼?
【品質事件討論】— 蘋菓西打 5年內發生兩次毀滅級的品質異常,我們以後還喝的到它嗎?
【品質事件討論】—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系統失效,導致日本全境工廠停擺,原因是磁碟容量不足!?
【最佳品質代表】品質塗鴉的標題解說,觀看【最佳品質代表】系列文章之前,請先閱讀這一篇
【最佳品質代表】— 日本超好吃連鎖烏龍麵「丸龜製麵」,無懈可擊的製作流程令人如癡如醉
【最佳品質代表】—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TQAA),台灣旅遊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公益性社團法人
【最佳品質代表】— Ambidio,美國一間小小規模的音效公司,卻開創了全新的音效宇宙!
【最佳品質代表】— 迪士尼樂園 Disneyland,或是更大的 — 華特迪士尼世界 Walt Disney World,它的神奇魔力在哪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